目前,我市中稻大部已进入抽穗扬花期,夏玉米将进入抽雄—吐丝期。前期高温以及未来10天持续高温,将对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的中稻、玉米造成严重热害。为了减轻高温热害给农民带来损失,特提出如下技术意见:
一、中稻抓好抗旱灌水,田间深水灌溉,保持6~10厘米水层,有条件者可日灌夜排,降低田间温度,减轻高温热害;也可以采取喷灌的方法,中午用喷雾器喷施清水,短时间内可使穗层温度降低4-5℃;同时,要抓好叶面喷肥,用150-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60公斤或0.5~1公斤尿素加水60公斤进行早晚叶面喷施,可以增强水稻自身抗逆性、减轻热害、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。提倡结合当前水稻病虫防治,将防治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、稻曲病、稻瘟病的药剂与叶面肥调配到一起进行喷施,以减轻劳动强度,同时控制病虫危害、避免高温热害。
二、夏玉米采取喷灌方式改善田间小气候,增加空气湿度,降低温度,谨防“晒花”。有条件的地方,对受旱地块实施厢沟浇水,结合叶面喷肥,防治病虫,进行根外喷水增湿,积极开展人工辅助授粉,提高授粉结实率。
三、对已发生高温热害,受灾较轻的中稻,要切实加强后期的田间管理,坚持浅水湿润灌溉,后期切忌断水过早。造成的死苗绝收田块,要当机立断,及时进行抢种、改种、补种生育期短的粮食作物和蔬菜,力争做到水稻损失旱粮补,旱地作物缺苗间套补,粮食作物损失蔬菜补,抢季节,保面积,种满种足,多种多收,以管补迟,以肥培壮,夺取高产。